2007-09-24

传说中世界最高雅的电视选秀节目:《百万诗人》

这是阿联酋某电视台著名的电视选秀节目。我觉得可以拿给我们广电总局的领导们,用来为前几天出台的遏止国内选秀节目的“低俗”倾向做有力的例证。谁说高雅的节目没人看?谁说电视一定要低俗?我真期待着哪个省级卫视赶紧拷贝一下这个节目,评委嘛,就让赵丽华老师当好了。 这是他们的官方网站。 这是来自一个名叫3quarksdaily的博客的一篇文章: The Prince of Poets: Arab Poetry’s Answer to American Idol Imagine an American TV network deciding to take the American Idol format and apply it to poetry; lining up poets to read their poems in front of temperamental judges while the nation gets out its mobile phones to vote for its favorite poet. One can be sure the show would not survive the first commercial break before the chastened executives pull the plug on it and replace it with yet another series on the Life and Times of Nicole Ritchie. Yet, that was exactly the formula for the latest TV sensation to take Arab countries by storm. Perhaps the only thing that is as hard as translating Arab poetry to other languages is trying to explain to non-Arabs the extent of poetry’s popularity, importance and Arabs’ strong attachment to it. Whereas poetry in America has been largely reduced to a ceremonial eccentricity that survives thanks to grants and subsidies from fanatics who care about it too much, in the Arab world it remains amongst the most popular forms of both literature and entertainment. Whereas America’s top poets may struggle to fill a small Barnes & Noble store for a reading, Palestine’s Mahmoud Darwish has filled football stadiums with thousands of fans eager to hear his unique recital of his powerful poems. And while in America a good poetry collection can expect to sell some 2,000 copies, in the Arab world the poems of pre-Islamic era poets are still widely read today in their original words, as are those from the different Islamic eras leading to the present. The late Syrian poet Nizar Qabbani had a cult following across the Arab world, and his romantic poems have for decades constituted standard covert currency between lovers. The Arab World has had its own enormously successful pop music answer to American Idol in Superstar which has concluded its fourth season with resounding success, unearthing some real stars of today’s thriving Arabic cheesy pop scene. But a few months ago, the governors of the Emirate of Abu Dhabi took a bold move by organizing a similar contest for poets. This comes as another step in Abu Dhabi’s ambitious attempts to use its petro-dollars to transform itself into the capital of Arab culture, and one of the world’s leading cultural centers; a Florence to Dubai’s London. The show, named Prince of Poets, was an enormous success. Some 4,000 poets from across the Arab world sent in submissions to be considered. 35 were chosen for the show, and millions of viewers from across the Arab world tuned in to watch them recite their poetry, get criticized by Arab poetry’s answer to Simon Cowell, Paula Abdul and Randy Jackson (5 older poets and professors), improvise verses on the spot, and address wide-ranging issues from women’s rights, Iraq, love, democratization, Palestine and the old staple of Arab poetry: self-aggrandization. The winner would not only gain fame, but also a grand prize of 1,000,000 UAE Dirhams ($270,000). The success of the show was wilder than anyone could’ve expected. The Arab press has had reports about how it has achieved the highest ratings in its spot, overtaking football matches and reality-TV; and millions have paid for text messages to vote for their favorite poet. The turning point in the show’s popularity, many have speculated, came when young Palestinian poet, Tamim Al-Barghouti, read his poem "In Jerusalem". Tamim, who is a distant cousin and close friend of mine, is the son of famous Palestinian poet and writer Mourid Al-Barghouti (author of the excellent I Saw Ramallah) and Egyptian novelist Radwa Ashour. Tamim’s charisma, poetry, personality and politics captured the imagination of the Arab world. A veteran of years of student political activism in Palestine and Egypt, Tamim was once deported from Egypt by the authorities after engaging in one too many anti-Iraq War protests for the liking of Egypt’s regime. He then moved to America where he completed a Ph.D. in Political Science at Boston University in only three years, before working for the United Nations in Sudan. Through all of this, he has managed to publish four collections of poetry that have received critical acclaim and is expanding his Ph.D. thesis into a book on political identity in the Middle East to be published in 2008. He is now headed to Germany to become a fellow at the Berli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While many contestants opted away from talking about politics in their poems, hoping to not cause any grievance to the generous leaders of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who are hosting this show, or to any of the other Arab leaders, Tamim’s poetry was almost entirely political. Whether it was about Palestine, Iraq, or Arab dictatorships, Tamim was as courageous as he was eloquent, raising a few eyebrows in the quiet Emirate where discussing regional politics is not considered the wisest choice of discussion topic. "In Jerusalem" is a poetic diary of Tamim’s last visit to his land’s occupied capital; a sad traverse through its occupied streets defiled by the occupation soldiers and the illegal settlers living on stolen Palestinian land, and around the apartheid walls choking the city with their racist denial of Palestinians’ basic freedoms and rights. Nonetheless, the poem ends on a cheery and optimistic tone, leading to the jubilant excitement with which the Arab world enjoyed the poem. Palestinian newspapers have dubbed Tamim The Poet of Al-Aqsa; his posters hang on the streets of Jerusalem and other Palestinian cities, where key-chains are being sold with his picture on them. Sections of the poem have even become ring-tones blaring out from mobile phones across the Arab World, and 10-year-old kids compete in memorizing and reciting it.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have seen Tamim’s poems on Youtube and other video websites. But perhaps Tamim’s most amazing feat was how he has galvanized all Palestinians into following him and supporting him. After all of the troubles that Palestine has been through recently, and all the divisions that have been spawned within the Palestinian people, it was very refreshing to finally find something that unequivocally unites all Palestinians, and rouses millions of Arabs behind the cause that was tarred recently by the actions of some Palestinians. This unifying effect was most glaringly captured when the TV stations of both Hamas and Fatah threw their support behind the unsuspecting Tamim, broadcasting his poems repeatedly, and urging people to vote for him, catapulting him from a little known young poet into a symbol of national resistance and unity. Finally, after months of divisions amongst Palestinians, there was something uniting them: a reminder of the true essence of the cause of the Palestinians, of the real problem, the real enemies and the real need for unity to face these challenges for the sake of Palestinian people and their just cause. All of which made the final result of the contest most surprising. After having consistently received the highest ranking from the viewers’ votes and the unanimous flattery of the judges, and after a barn-storming flawless last poem that had the judges gushing, Tamim ended up in fifth place out of the five finalists. The poetess that was expected to most strongly challenge Tamim, the Sudanese Rawda Al-Hajj, who had focused her poems on women’s empowerment, finished fourth. The winner, perhaps unsurprisingly, was Abdulkareem Maatouk, a poet from the host country,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whose poems had steered clear of anything political or controversial. Though Tamim refused to comment, speculation was rife that the results were rigged. That Tamim and Rawda, widely viewed as the two best poets, would finish bottom of the finalists was certainly implausible, and one could not help but imagine that politics came into play. Abu Dhabi may want to fashion itself as the capital of culture, but it probably values its political stability more than any cultural pretenses. Arab regimes may have behaved like warring tribes with narrow self-interest over the past century, but there is one thing in which their cooperation was always exemplary: the effective suppression of all voices of dissent. As the contest became more popular, and the crown of the Prince of Poets more prestigious, it may have become too hard for the organizers to accept giving the trophy to a Palestinian rabble-rouser who in one of his poems bemoaned the times that have “degraded the free amongst us, and made scoundrels into our rulers.” Nonetheless, there is no doubt who the real winner was; it was not just Tamim and his poetry which will now rival Mahmoud Darwish’s as the voice of the Palestinians, but also the Palestinian people who were reminded of the meaning of their unity, and their cause, which has found its best advertisement that has strengthened the mutual affection, dedication and support of millions of Arabs in the midst of one of its darkest hours.

极权主义的起源·色戒

最近在看一本有魔力的书:《极权主义的起源》。
这本书是绿色的封面,共分为三部。是漢娜·鄂蘭(我喜欢这个台湾译名,比“汉娜·阿伦特”更象一个哲学家的名字,后者则象某部关于小酒馆的通俗小说中的名字)的第一部作品。我没有这本书的原版,有的是复印版。因此,它成了和原版不一样的开本。自从我得到了它,我就把它放在床头,每天睡觉前,我都会看上它两眼。几天过去了,我发现,我总是在同一页的同一个地方睡着了。早晨的时候,这本书总是呈现出它昨天晚上打开时的样子。
这本书是关于异常严肃的主题:反犹主义、帝国主义、极权主义。这构成了本书的三部分。作者为每一部分均写了独立的序言。这本书,作者从1945年即开始写作,1949年写成,1951年出版,初版时的名称是《我们当前的负担》(The Burden of Our Time)。在1958年的修订版,她增加了一篇类似结论的文章,题名为“意识形态与恐怖统治”,书名也改成现在的名字(见蔡文英为该书所写的导读)。除了1958年修订版增加的部分之外,初版序言写于1950年夏、三个部分序言写于1967年7月、1966年6月。漢娜·鄂蘭可以说是序言、结语和后记的高手。在关于以色列的那场艾希曼审判的报道中,她的“结语·后记”清晰阐述了她的关于“平庸的恶”的思想(这也可看成是对《极权主义的起源》中的“绝对的恶”的观点的修正),引起巨大争论——其实,有什么好争论的呢?当试图把“恶”排除在我们日常生活之外时(也即把“恶”当作某种极端状态),我们便获得了比“恶”本身更值得警惕的伦理暴力。漢娜·鄂蘭通过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观点、以及密切关注世界上的各种“极权主义”事件,使她的思想始终保持在异常坚决的“平等”和“爱”的水平线上。
漢娜·鄂蘭的思想对中国的重要性无论怎样高估都不过分,特别是对我们民族当中历史悠久的、相信有“绝对的恶”存在的不成文思想来说(这种思想以相信有“绝对的善”镜像式地反射出来),更加值得借鉴。这些日子以来,关于“道德楷模”的报道明显增多了;其实这不仅是一次官方大规模的宣教活动,在民间,历来对人的评价的术语都离不开“道德”:他是个好人;他是个坏人;他不好不坏;他虽然没什么能力,但是个好人;他虽然是个坏人,但能力挺强……和这种道德评价习惯相关的,是我们对“法”的普遍漠视,甚至,将对“法”的服从转化成“道德”语言:最著名的例子是”八荣八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当“法”自身无法起到约束作用、转而求助“道德”之时,“法”的存在意义便大打折扣了;而“道德”本身,却没有什么能够适合现代社会的硬性尺度,那么,这种转化便隐藏了非常危险的“反现代”倾向。
另一方面,对“绝对的恶”的全民性讨伐,可以非常轻易地导向各种极端主义。当年审判“四人帮”,便是很好的案例。江青被从道德上极力丑化和贬低;江青等人在文革中也习惯于使用道德语言贬低和丑化她们的对手。这种案例今天频频发生,大多数集中在诸如天涯社区这样的“道德大市场”中(由这个社区所制造的诸多话题,例如“卖身救母”等等,均体现了浓厚的“道德意味”);更可怕的是,当道德捆绑了民族主义的时候,它可以催生世界上最“极端的恶”——这便是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对犹太人发生的事情。
再过一些日子,李安的《色·戒》就要放映了。我惊愕地发现,从前有那么多人喜欢着张爱玲,也喜欢李安;而当李安使张爱玲的这篇有关汉奸的小说成为焦点时,网上开始有了一种令人不安的声音,要求抵制这部电影。抵制的理由有:1、认为它亵渎了女民族英雄;2、认为李安是个台独分子;3、此外还有一些愣挑毛病的,例如,认为李安把西藏说成了印度的,要求“万人抵制”等等。
这些理由、号召、联名等等,其背后有着强烈的对于“服从集体命运”的要求,个人在此不得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漢娜·鄂蘭所谓“平庸的恶”,其核心便是“服从”。而要克服这种见到权力和命令和“服从”的痼疾,需要好好地从研究“不服从”的传统开始。
这里是汉娜·阿伦特的论公民不服从
这里是Woody Allen所写关于公民不服从行动之简明实用指南

2007-09-23

杀人是不重要的

这个电影在最开始就死了一个人——当然是在公园的草丛中,当然是无辜的受害者,当然是在午夜……
我们期待着看到凶手被找到。这几乎构成了大部分电影的故事。最终,凶手被找到,他就在我们中间;他杀死这个人被证明有着深刻的心理动因,他非杀不可,否则就会疯掉;或者,他只是偶然选择了这个受害者,只因为他/她们在他看来已经堕落到无可救药;他只是他的计划的一部分,他还会在下一个城市的公园里出现,使用同样的工具,而受害者通过警察局的档案显示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女性、穿着红衣服、有着虚荣而轻浮的性格、名字里有某个字母(例如H或M)、她和她的丈夫正处于危机之中……
我们很早就看到了这位凶手;但没有人相信是他干的,直到有个偏执的外来警探大大咧咧地认定了他,并且莫名其妙地、在到来之前就掌握了这个案件的前史——原来在去年,在南部某个城市的公园里,已经有两到三个无名女尸呈现同样的死亡姿势被发现了。
杀人者使用某种钝器。当他作案时,有时会犯错误,忽视了某个强悍的女性的反抗能力,从而轻率地放过了她。这成为使他最后被抓捕的关键。这也说明,在电影里,没有任何罪行是可以被逃脱的(尤其是在希区柯克的电影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们大可放心地走夜路,沿着公园的围墙回家。
但贝托鲁奇的处女作《死神》中不是这样的故事。在这个电影中,杀人是不重要的。那只是一个钟表一样的时间。朝向这个时间,在警察局被询问的所有人都在此前的某一刻纷纷走出了各自的家门,经过不同的路径,最终,在午夜到达这个公园;而在这些段落中,我们惊讶地发现,那个被杀的妓女也从房间里的镜子前准备着朝向这个时间和地点的工作(她化妆、穿好衣服,准备赴这个死亡的约会)。其中最奇妙的是一个好像在度假的士兵,一路引逗着漂亮的女孩子们,没心没肺地走过了很多条街区,最后,当他来到公园,坐在长椅上时,竟然不可原谅地睡着了——他太累了,以至错过了这场目击凶杀现场的机会。最后,在我们的期待中,真正的凶手登场了,我们同样惊讶地发现,这个凶手此前并未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这太出乎意料了;这说明,他杀死这位妓女的行为已经不可能有任何深刻、甚至哪怕浅显的作案动机了。他吹着口哨,接近了这位妓女,她领着他走过了一段路,有几辆车开了过去。最后,他杀死了她,竟然是为了她手中的钱袋!
然后,凶手参加了一个舞会;然后,同样是出乎意料之外,一个从未出现过的神秘的警探出现在舞会现场。他用目光搜寻着;然后,他的目光接触到了那个凶手;凶手惊慌失措,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竟然大声地说:“我没有杀死她!不是我干的!”舞会当然是不可能进行下去了——因为,电影结束了。
发生在贝托鲁奇处女作中的这件凶杀案,象一场野餐会,所有的角色都按时出发,带着必备的家什,走在各自的路上;我们心旷神怡地看着这场关于杀人的野餐会,跟着我们的所有人物,沿着罗马的大街小巷,最终抵达了午夜的公园。因此,这个公园的这个时刻,不断地得到呈现,从各个角度。
和黑泽明的《罗生门》不同——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人把它同《罗生门》相比,它们是太不一样的东西了——,在这场关于凶杀案的询问中,没有人说谎;每个人都没有任何心理障碍地描述着这场“约会”的前奏;因此,这是一部无关杀人的罪行的影片;恰恰相反,这部影片中的杀人,甚至没有一场散步、或为了一场饭局而凑钱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重要;而死者的化妆,甚至比她的死亡更加重要;这场死亡,没有扰乱生活的秩序,因为她仅仅是个妓女,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没有仇人。
比杀人更重要的,是杀人路上的阳光和阵雨、是心不在焉的口哨、是两对少男少女坐在公园长椅上吃三明治、是躺在城市边缘上的一首歌曲、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舞会。

2007-09-18

姜文的角色光谱

(本文发表于《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第24期。)

迄今为止,作为演员的姜文曾经出现在陈家林、谢晋、张艺谋、凌子风、谢飞、田壮壮、周晓文、张婉婷、何平、张元、陆川、徐静蕾、侯咏等人以及他自己的电影之中,也出现在诸如《北京人在纽约》、《我爱我家》这样的热门电视剧之中。这些导演包括了从第三代到第六代的所有代际,包括了男性和女性、大陆和香港、电影界和电视界;这些作品的题材纵贯古今、横跨中外,从类型片到艺术片、从正剧、喜剧到悲剧;他所饰演的角色从传说中血气方刚的“我爷爷”,到宽厚仁爱的父亲、活跃而热烈的情人、忍辱负重的知识分子、嗑嗑巴巴的市井小青年、压抑绝望的劳改释放人员、浪迹纽约的大提琴手、狡黠而胆小的农民、丢了枪的公安干警、甚至宫廷里的皇帝和太监……这些角色无论从年龄、身份、地位,还是年代、城乡、职业等等方面,都反差极大、相距甚远;但这一切并不能妨碍人们迅速辨认出“姜文”这一强大的演员主体。他的光芒足够耀眼,甚至大部分时候盖过了导演和作品本身,当然,也包括角色本身。
看姜文所演的各种角色,你需要首先破除身份、地位、年代、城乡、职业、年龄等等所造成的表面上的藩篱,深入到骨子里、血液里,你会辨认出一个永恒不变的姜文,正如酒永远是酒,而白开水永远是白开水。决定这种成色的,不是剧本和导演,而是姜文身上所具有的特殊的天赋,一种对角色的身体和精神深处的“光源”的敏感和解放,一种生命般的直觉。
首先,要有光。这种“光源”来自太阳。它不同程度地打在姜文的角色们身上,并被角色所吸收和反射,构成了姜文轮廓鲜明的“角色光谱”。在光谱的一端,是被黑太阳照得通体透明、顶天立地的“我爷爷”(《红高粱》);在另一端,是中国文化中被认为最没有“阳刚之气”的太监(《大太监李莲英》),他生活在后宫不见天日的阴暗环境中;光谱的中间地带,是夹杂着兴奋、潇洒、压抑、挫折、苦闷、奋起、无奈等等“照度不一”的广阔的人物世界。这是真正的人间,“活下去”的意志主宰着人物的命运。但当“光源”渐渐暗淡下去的时候,他的人物也可以义无返顾地选择熄灭生命之火。而在这一刻,生命本身往往发出强烈的光芒,哪怕在黑暗的街头。
姜文所有重要的角色都和太阳这一本体光源有关。他和他的角色们都沐浴在普照人间的太阳之下,而姜文本能地选择这一光谱的正极一端,也即“阳刚型人格”,人们也倾向于把这样的角色赋予他;但在某些时刻,他也乐于选择另外一端:黑暗的、压抑的、屈辱的弱者。在没有外部阳光的情况下,姜文凭借近乎本能的直觉,仍能够开掘出这些弱者身体和灵魂深处的哪怕微弱的“光源”,通过熄灭它,从而赋予他们以自尊和愤怒。

“我爷爷”——《红高粱》
这是姜文所有角色中最强烈、最阳刚、甚至最野蛮的一个。决定这一角色的强度的,是酒、是太阳、是男子汉的血性。叙述者称他为“我爷爷”,但在影片中,他是以坦荡磊落的乡村情人的身份出场的。他以粗壮的脊背、嘶吼般的“野腔”、炫耀式的粗野动作获得了女主人公的芳心;导演张艺谋把整个影片弄得阳光乱坠,令人眼花缭乱,姜文则很好地反射和强化了它。最后,当日全食来临之时,姜文通体透明,整个身体呈现出血的颜色。男性的血气,和太阳一起暂时消失,成为生命的最高礼赞。为了达到这一瞬间,需要姜文在影片中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感和充沛的活力。他做到了,而且使他呈现出令人惊异的活泼和机智。他几乎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用肉身进行创造。这个角色的强度和丰富性,甚至远远超过他曾经扮演的中国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皇帝——而皇帝,向来被看做是“太阳”本身。作为后来的“我爷爷”,他的肉身消失了,但旺盛的生命力繁衍了他的子孙后代,在迎风招展的高粱地里继续演绎生命故事。这部电影,既是张艺谋的电影,也是姜文的电影。姜文在这部电影中的角色无名无姓,但却象他以后所有角色的种子,孕育着非凡的激情和活力。

父亲们——《花轿泪》、《宋家皇朝》、《我和爸爸》
父亲是尊严的化身,是要求服从的家庭权威。但父亲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家庭的弱者:他需要强大,需要子女们的爱,需要成为家庭中的光源。但这一切往往事与愿违。姜文所扮演的第一个父亲惠义(《花轿泪》)便陷入了这种境遇:他正直善良,隐忍勤奋,但却是个家庭的失败者,和女儿产生了深深的隔阂,直到影片结尾,父女之间才达成和解。在另一位父亲宋查理(《宋家皇朝》)身上,姜文表现得同样儒雅克制,但女儿们纷纷反叛自己的意愿,有一瞬间,宋查理似乎在阳光下显得虚弱而疲倦;但他的女儿们却一个个生龙活虎。在《我和爸爸》中,姜文成为单亲家庭中的父亲,在女儿的陌生、疏离之间慢慢互相了解。或许巧合的是,姜文在“父亲”的世界中所面对的总是女儿们;而且,或许家庭的气氛束缚了姜文的手脚,他所扮演的父亲总是给人以一种无力感。姜文擅长的不是慢慢去感动别人,而是突然的爆发和击中。但他仍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宋查理使他获得了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奖。

情人们——《春桃》、《芙蓉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绿茶》、《北京人在纽约》、《茉莉花开》
在激情的世界中,姜文往往能够如鱼得水。除了《红高粱》中的那位乡村情人之外,姜文还在刘向高、秦书田、作家、陈明亮、王起明、孟老板身上充分展示出了各种情人的魅力:或憨厚正直、或温文尔雅、或风流潇洒、或多情善感。在动作幅度上,这一类角色是最能看出姜文的生活感和日常性的。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芙蓉镇》中的表演。在当时,姜文是一个年仅23岁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但却能把秦书田这一忍辱负重的中年知识分子表现得生动感人,因此获得了他表演生涯中第一个奖项(第十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据说他和刘晓庆在街头的“扫把舞”的创意就是来自姜文。这一角色的最大特点就是“黑夜”,象鬼一样秘密地活着;而姜文的任务则是赋予这个角色以内在的光芒,使之成为那个暗夜街头的光明,照亮女人的心灵。在情人这一领域,姜文是“魅力”的代名词,而优雅的舞步和睿智的谈吐必不可少。这一切始于秦书田。对于姜文来说,这是一个 “表演”的领域,姜文所获得的几乎所有表演奖项都是因为扮演了“情人”(继秦书田之后,《春桃》中的刘向高使他再度获得第十二届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而他为大众所知也是因为这些“情人们”。其中,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在中央电视台的播出,使姜文的名字妇孺皆知。

混混们——《本命年》、《有话好好说》
1989年,姜文迎来了他表演生涯中最特别的角色。被解除劳教后的不良青年李慧泉身上,充满时代性的苦涩和压抑。在独居的小屋里,无处释放的力比多造成了动人的孤独。影片结尾,主人公莫名其妙地暴死街头,成为姜文所有角色中最绝望的一个。这也是黑暗的街头,太阳迟迟不见踪影。没有它的照耀,即便一个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也会丧失生的意志。这个角色不仅在姜文电影中、而且在中国电影中都是非常少见的,他的身上凝聚了被阳光所忽略的寒冷,被周围的欲望、冷酷和欺骗所感染的幻灭。这个角色给人的那种迷茫、冷寂的印象难以磨灭。姜文几乎完全运用身体语言和眼神,刻画了这个沉默寡言的城市底层青年令人难忘的形象。而在《有话好好说》中,姜文则把一个结结巴巴的城市混混演绎得如在你眼前:他在市场和街道的阳光中出没,戴着墨镜,剃着板寸,虎背熊腰,大大咧咧,没什么文化,却摆起了书摊,话也说不流畅,却成功地把一位柔弱的知识分子“逼疯”。这个角色带给人没心没肺的快乐。

帝王们——《末代皇后》、《秦颂》、《大清风云》、《逐鹿中原》
没什么可说的。似乎只有姜文有这样的机遇,把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和最后一个皇帝(溥仪)都演了。但这两个皇帝却截然不同:一个是霸气冲天,一个是风流纨绔;一个是战马上的皇帝,一个是后宫中的浪子。帝王一直被看做“阳”的一面,特别是一些马上皇帝,更是让人感到一种太阳般灼人的能量。因此,扮演帝王或领袖的人都被要求有某种非凡的气质。或许导演们看中的正是姜文身上的霸气,才频繁地让他出现在表现帝王将相的影视剧集中;2001年,何平邀请他出演《天地英雄》中的戍边校尉,虽然不是帝王,但同样也是一个英武的角色。但或许是一味的霸气太顺着姜文本身的个性,在这一角色序列中,往往缺乏丰富的层次,给人以过于外在以及单调、乖张之感。一个象姜文这样优秀的演员,反而容易在和自己本身个性截然相反的角色中发挥出非凡的创造力。

大太监——《大太监李莲英》
想到雄武有力的姜文被安排饰演一位“去了势”的太监,不禁让人会心一笑。田壮壮或许本没有想这么多,姜文却痛快地接受了这个难度不小的挑战,并且顺手接下了“编剧”这个活计,亲手设计角色,并在影片中演得一丝不苟。为了完成编剧的活儿、准备这个角色,他把自己关在一家宾馆里,四处搜集资料、并走访了当时活在人世的最后一位清朝太监。田壮壮说,姜文对艺术的认真态度感动了他,才促使他后来拍摄了《蓝风筝》。在这部影片中,你可以看到姜文的动作迟缓、语气怪诞,但内里却有一股子硬劲儿。姜文居然把一位后宫中的太监演得柔中带刚,令人叫绝。特别是当老太监在一处荒郊野外解手时,仿佛男性的阳光第一次洒在他的身上,一种凄凉之感油然而生。值得一提的是,这恐怕是姜文唯一的一个需要负责表现一生的角色,但却是一个失去了“阳刚之气”的伪男人。该片产生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娱乐片大潮中,顺应了大众的观影趣味。

公安们——《龙腾中国》、《寻枪》
男人和枪支之间似乎有着天然的联系。枪支象征着权力和能力;失去枪支则意味着两者的丧失。在《龙腾中国》中,公安雷小宝刚柔兼备,车技超群,出没于大草原,长途列车上。尽管是个类型片,但是姜文还是显示出了过硬的男子汉身手。而更加复杂的《寻枪》,尽管从一开始就丢了枪,但却让姜文有机会全方位地诠释一位中国基层警察的家庭生活、情感生活和职业生活。在中国西南部阳光的照射上,警察马山的困境无人知晓,只有自己闷头解开整个谜团。在青年导演活泼的镜头下,姜文丝毫不显得滞重,反而有一种家常感。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姜文对于《寻枪》这部年轻人的处女作电影来说,都是异常重要的;但或许正是因为导演是新手的缘故,姜文在该片中的表演显得不受控制,自由度太高、太过灵活和跃动了。相比之下,姜文似乎在一些局限性较大的角色中更能激发出创造力和想像力。

在自己的影片中——《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
主动性极强的姜文在别人影片中往往不安分守己,经常把思维“转到摄影机后面”;而在自己的影片中,他却似乎有点不太愿意面对自己。在他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他千方百计找到和自己相像的人来演自己的过去,而把自己放在影片的结尾一晃而过,那与其说是表演,不如说是一种“展示”。直到第二部《鬼子来了》时,他似乎才在自己的影片中找到“归家”的感觉。马大三尽管是一个虚构的角色,但姜文赋予他一口唐山话——那正是他出生地的方言,立刻让作为演员的自己“宾至如归”了。在逼近的特写中,姜文熟练地调动着各种表情,中国北方直率的阳光让这些淳朴的乡村男人脸上带有一种干爽的无知和正直,而最后的屠杀则激起了姜文真正的男子汉的血性。在最后杀头的场面中,语言消失了,姜文纯粹用五官的扭曲和变形在表演:“脑袋转九圈、眼睛眨三下、嘴角上翘”,随着这个动作,整个银幕重新获得了血的颜色。姜文说,为了这样一个镜头,值得将整部影片拍成黑白片。而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姜文的角色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碎片化:一会儿是个风流的教师、一会儿是个满脑子坏水的“朋友”,一会儿是个有着漂亮妻子的丈夫,一会儿又被莫名其妙地戴上了绿帽子,一会儿是个说出女人的肚子是“天鹅绒”的酸文人,一会儿又是个有一手好枪法的孩子头……饶有意味的是,他和黄秋生重演了一幕《芙蓉镇》的经典场景:两个人的脑袋一上一下躲在门背后,偷看着画外某个风流女子。这一次,他自己取代了当年刘晓庆的位置。

姜文的电影大梦

太阳,原初的激情
人们倾向于用一系列概念来言说。有些时候,这些概念也会形成某种切近线,通过迂回包抄的方式,逐步接近我们言说的核心。但是,作为导演的姜文强烈地反对概念。他说:“概念在破坏我们”。考虑到我们周围的世界正在日益沦落为浅显明白的“概念股”,以便能够高效率地流通和交换,姜文此言不啻为振聋发聩的哲人之劝告。
如果不是概念,那么是什么构造了这个世界原初的激情?姜文用他新近的电影似乎在暗示我们:是被我们的盲目自大所遮蔽、或被我们的劳碌奔波所遗忘的“太阳”。
姜文是如此地崇拜着“太阳”这一本体性的意象。他的处女作干脆就叫做《阳光灿烂的日子》。而最近的这一部,不仅片名和太阳有关,甚至太阳也主宰了整个故事,成为一种密码:“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姜文的这部新电影,几近于受到太阳孕育的奇妙的孩子。他以诡谲的方式,通过破碎的光影,和强烈的视觉,迫使我们放弃所有概念阐释的企图,直面那曾经让我们眩晕的“太阳”。
但“太阳”,在影片故事的年代里——也在中国人的记忆里,恰恰曾经是一个巨大的、原初性的概念。它只为一个主体所拥有,是这个国度天空中唯一的主宰;它高高在上,以炽热的光芒普照大地,广布德泽;它赋予人们光明、生命、劳作和日子,它使大地上的植物茁壮,使动物奔跑、鸟儿飞翔;它使男人高亢,使女人迷醉;它带来了风、雷、雨、电;它赐给人们激情、力量和神话,以及这一切的终极意义;虽然人们从未能清晰地凝视它,但是每当黑暗来临,人们所仰盼和期望的不是别的,正是它的光芒;它是我们的生命存在的终极原因。它君临所有的话语和感官;它温暖、明亮、高亢、干爽;它使人们感到欢乐和喜悦,驱去阴霾,扫除罪恶,使这个国度产生了全新的历史、现在和未来。人们把最崇高的颂诗奉献给它;人们愿意在它的照耀下出生、存在、死亡……

1976年和1958年
然后,1976年到了。姜文把他的故事长久地定格在了这一神话般的年份。这一年,一位妈妈疯了;一个男人死了;另一个男人到来了;神奇的鸟儿不停地在说着:“我知道,我知道。”这一年,这个疯妈神秘地失踪了;这一年,家中的古老器皿和用具不断地碎裂;这一年,是烧掉书信的年份;这一年,在中国的各个方向,大地幻彩,异象丛生,一位父亲之死的秘密被永久地掩盖了……
在这部奇妙的电影中,时间倒着流逝;在最后,我们来到了1958年。这一年,在大海般的沙漠上,有两个路标供人们选择:“尽头”和“非尽头”;有人去了前者,有人去了后者;她们都是为了爱情;有人死了,有人出生了,更多的人在无休止地狂欢;一列勇往直前的火车穿过影片的结尾;火光象阳光一样照射着脸庞;在最后,一轮巨大的太阳倏地跃出地平线。
就这样,这部叫做《太阳照常升起》的电影结束了。灯光渐亮,人们如梦方醒;这是2007年的秋天,现实如潮水一样涌进电影院;姜文平和地走上台来。
“我脑子里看见东西,听见声音,我就抄,好像上帝捏着我的手写。”姜文这样描述这部电影的诞生过程。就象梦醒者描述着刚才奇异的梦境,带着清醒的温度。已过不惑之年的姜文,已经做了两个孩子的父亲的姜文,携带他年轻的妻子,开朗豁达地向我们兜售着他的新电影。
人们能够用清晰的常识性语言“言说”姜文的前两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和《鬼子来了》。它们强悍、粗野、奔放、男性、直接、逆反、嘲讽、热情、幻想;它们是折射于个人视角的真实的历史;它们的人物狡黠、活跃、真诚、乐观、有朴素而执拗的民间道德、充满强烈的阳光和生命感;它们的结构清晰可辨:起初,以很小的角度迅速切入宏大历史,随即历史被搁置在一旁,天马行空的个人故事慢慢展开,这种个人故事往往充满传奇和偶然,有某种不可扭转的境遇把人物陷在里面,象“剥洋葱头”一样,人物在这种境遇中被层层剥开,袒露出最本真、最具身体性、精神性的内核。最后,曲终奏雅,意义以颠倒“黑白”的方式自我悖反乃至解构。有一点点的愤怒,但更多的是得意洋洋的意义的洪流。这种意义并未脱离日常的经验,例如对历史的看法、对个人选择可能性的看法、对人际关系(特别是个人和群体、民族、国家、社会等等)中所谓正常伦理道德的看法等等;在强大的常识和传统面前,姜文倾向于选择以个人价值观来对抗。正如一个健康、正常的人均能毫无障碍地喜欢自己一样,姜文毫不掩饰他对自己影片的喜爱和自豪。他的影片便是他自己:没有秘密和阴影、一切坦荡而率真、洗尽知识分子的虚伪和造作、直接甚至刻薄。
但这一部不是。它是在表面喧嚣之下的一种沉默。它拒绝被日常化地言说;它希望自己是一场大梦,永远不要醒来;它是太阳坠落的之后的熟睡;它是时间的倒行逆施;它是重生,更是永远无法复原的死亡——一切都远去了,留下巨大的空白,就象父亲照片上的那个空洞,在火光之中。逼视着我们。

父亲不在的夏天
在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父亲出了远门,只留下勋章和军装,世界顿时变成了野孩子的天下——他们逃学、看电影、打群架、泡女孩、爬烟囱、偷窥、奔跑、无所事事、横冲直撞……那时候阳光如此灿烂,歌声如此嘹亮;但画外音突然响起,告诉你:这一切说不定是瞎编的呢!姜文就这样毫不吝惜地、一边激情澎湃地建构着,一边尖酸刻薄地嘲讽着。“傻比!”那个整天骑着一根木头的傻子,最后用这样的一句突如其来的骂人话结束了这段真伪难辨的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时候,已经是八十年代了,路上的车流开始多了起来,天空也开始灰蒙蒙了。
如果说“太阳”对于姜文是一种原初的意象的话,那么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太阳”则很少直接露面,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被它普照着的生机勃勃的非常岁月,或者,应该是一段无所谓的混世生涯。经过一番徒劳的折腾,米兰永远地消失在马小军的生活里,随后便是义无返顾地长大成人。这意味着父亲不会永远地出远门,他总会适时地回来,告诉你,这一切都是“早恋”所产生的幻觉而已。一记耳光之下,瞬间便可返回现实。
无论如何,有时你分不清姜文到底是真的在赞美,还是真的在自嘲。然而,在某一个自我张狂的时刻,总会暴露一些天机的:姜文是如此地崇拜着神一样的父辈,他们是光源的所在,家庭中的“日出”,母亲们的靠山,儿子们的骄傲;他们有军人的英武和豪迈,是国家之中“最可爱的人”,是歌唱和无忧无虑的保障,他们创造着幸福的真谛,创造着勇敢的人格,创造着天经地义的崇拜者。
但父亲总会比我们先死去,留下我们在这个残酷而真实的世界上孤苦伶仃地奔波;不再有梦想,不再玩耍,一切都认真起来,包括这个国家。阳光不再眷顾我们,它日渐稀薄;空气不再充满歌声,它被资本主义的铜臭味所污染;而这一切,是我们一手造成的,是我们的梦想造成的。
面对这一切,以及这一切的制造者——我们自己的狂妄自大,除了一声尖刻的“傻逼”之外,还能说什么呢?

刨坑埋了……
这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同样出现在《鬼子来了》之中。在表面上热气蒸腾、男欢女爱、气氛诡异的故事背后,总有一个声音不断地警告着:“我一手一个掐巴死俩,刨坑儿埋喽!”这声音既警告着那对偷情的男女,也警告着精心算计着鬼子的村民们,甚至,是否也包括着精心算计着村民们的鬼子们?甚至,警告着整个没有信仰、没有道义的那个荒谬的世界?那个世界什么都有,唯独没有太阳;而没有太阳的世界,自然没有色彩。
鬼子在一个黑夜到来;那时候,所有人正熟睡着,除了两个不知疲倦的偷情男女。阳光打在唱着威武军歌的鬼子们的头上——而鬼子们依然象机器一样在大地上迈着机械的步伐。在没有阳光的世界里,所有人都是一副鬼脸,包括淳朴的村民马大三、狡黠的翻译官董汉臣,以及挣命般的花坞小三郎……自从那个莫名其妙的“我”把一麻袋的“货”托付给他之后,马大三就已经踏上了死路一条;同时,他也变异成了腹中之子的不祥的父亲,失去了归属,无路可走,最后为全村人带来了杀身之祸;而他猛然清醒的勇猛和疯狂非但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也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他死了,他笑了,他没有了国,没有了家,没有了同伴——他很开心吗?
姜文在马大三赴死的一刹那,出人意料地把影像变成了彩色——难道死亡竟然唤醒了噩梦吗?
偷情的男女、胜利的战争、莽撞的复仇、生命的灭亡……人世间的是是非非,象一场闹剧,在姜文的胶片世界里缤纷地上演着。而当一切结束的时候,它所留下的巨大的空白,该用什么来弥补呢?

2007-09-17

从恐犹症到大屠杀——《德国反犹史》

“不久前,关于大屠杀,我做了一场让我神经崩溃的噩梦。梦是这样开始的……”
以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方式,克劳斯•费舍尔开始了对那场人类历史上的“噩梦”的缜密叙述。对这场大屠杀,很多人有过各种各样的叙述和解读;这本书则提供了一份德国人自己的答卷——仅仅凭借德国历史中源远流长的对犹太人的歧视,并不足以解释大屠杀发生的原因,“只有当这种对犹太人的憎恨超越歧视而到了一种病态的心理层次,只有当对个别犹太人的敌意和对整个犹太民族抽象的极端非理性憎恶融合到一起时,我们才可以建立其和大屠杀的因果关系”。
依此思路,作者从遥远的圣经时代对犹太人的指控(“他们谋杀了基督”)开始叙述,历经十字军东征(1096年)和宗教裁判所时代对犹太人的大肆杀戮、宗教战争时期的衰退(1540年-1648年和接踵而来的启蒙运动)、19世纪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浪潮对犹太人潜在的毁灭性打击、直到一战和二战中迅猛发展的排犹运动,最终达到了大屠杀的“噩梦”。其间,作者频频使用“谬见”、“鬼神学”、“非理性”、“恐犹症”这样的心理学词汇,富有洞见地阐释了德国历史如何一步步走到了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最终解决”。
这一历史链条充满着令人惊讶的细节和出人意料的史实,一些尚未被“唤醒”的德国民族中司空见惯的“反犹梦魇”,就这样在作者的笔下再次浮现。它就象一面镜子,使读者真切地看到了一种久已存在的“谬见”如何逐渐演变成德国/犹太关系的残酷现实。在阅读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诸如马丁•路德这样“德国第一个伟大的民族预言家、德语的锻造者”是如何说出一系列针对犹太人的“恶毒话语”、德国浪漫主义运动是如何呈现出他们“黑暗”的一面、1879年威廉•马尔如何创造出“反犹太主义”一词、一战中普通德国人如何被民族主义情感所陶醉、希特勒上台前后德国知识界如何陷入偏执的“恐犹症”和“领袖崇拜狂”之中、最后,希特勒如何在《我的奋斗》一书中发明了针对犹太人的18种恶毒的“绰号”,并在上台后成功发动了历史上最激进的种族清洗运动……同时,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受此“恐犹症”的心理暗示而带有憎恨自己民族倾向的一些著名的犹太“叛徒”:马克思(他最终发展出了批判资本主义的伟大思想,而资本主义被认为主要是犹太人的发明)、弗洛伊德(他发掘出了被德国人认为属于犹太人“阴暗”特性的“潜意识”)等等;最后,我们也在一些声誉卓著的犹太人(例如海涅、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中间发现了可贵的正义和清醒的理性,尤其弗洛伊德的理论,对于本书的深层论述来说尤为重要。作者认为,“弗洛伊德对历史的亲和力不仅仅是他的犹太自我意识中学者气质的特性;这也是他将世界从谬见中剥离出来的一种高度发展的分析能力”,或许正是基于此,作者使用了颇具精神分析色彩的“困扰”(Obsession)一词来作为书名,并在丰富翔实的史料支撑和有条不紊的叙述下,逐步发现了德国这一“健康肌体”内部潜在的“病灶”——恐犹症,这种“病灶”甚至从未彻底治愈过,并最终爆发为“大屠杀”的噩梦。
但需要强调的是,作者并非意在指责全体德国人,恰恰相反,他将大屠杀看成是“由一个其官方资料皆不可信的犯罪政权所为”,并列举了七个主要原因:(1)纳粹权力精英统治的生物种族世界观;(2)在独裁的警察政府中宣传所产生的影响;(3)独裁的官僚机构成为共犯;(4)文明束缚的崩溃;(5)战时情形的遮掩以及残酷的苏联战役产生的影响;(6)被征服国家与附属国的联合;(7)受害者处在一个冷漠的世界里且一味消极忍受。这样,本书形成了非常清晰的道德观点,并紧扣“人的因素”来论述。这有别于大多数同类著作的写作立场(例如齐格蒙•鲍曼的《现代性与大屠杀》、汉娜•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等)。

《德国反犹史》
[德]克劳斯•P•费舍尔 著 钱坤 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

印尼民歌《梭罗河》,陈蓉蓉演唱

下载陈蓉蓉演唱的《梭罗河》

网上流传的这首歌大都出自杨凡《桃色》的电影原声音乐大碟中。但实际上,印尼歌曲(包括这首)早在50年代就已经传入中国,并成为当时中国城市的流行歌曲。

这里是介绍陈蓉蓉的文章。

这里是一篇介绍印尼音乐的文章。

这里是另外一篇介绍印尼音乐的文章,其中有8首歌曲连接。

2007-09-09

李安又得奖了,而姜文什么也没得到

这段时间一直在车里听《断背山》的音乐。它是这样一种音乐:软绵绵的、任何时候听都舒服得想靠在什么软绵绵的物体上,或者,象是刚洗了脸、洗了头一样的清爽感。影像就更不用说了,绝对的正确、舒服。这次,看了《色·戒》的海报和预告片,愈发觉得李安象是在给柯达胶片做广告的:那种绸缎一样的画面,那种色啊、欲啊……老上海啊、男女之间的微妙啊……唉!
我想,全世界的电影人都会羡慕李安的。全世界的制片人也都会羡慕李安的。最关键的,是他能够给投资人以稳妥的、加倍的回报。这是怎么才能达到的呢?“分寸”。游刃有余。得体。决不冒险。但又稍微冒点险。但又在整体上很中庸。
李安的胜出,就说明姜文这样的极端风格有点生不逢时。他们简直是一对完全相反的例子。
我会写一写姜文。这是我多年前的一篇短文:

中国电影中的姜文

(写于2000年)

姜文在中国电影中是不可缺少的。和其他电影人不同的是,他看起来并没有太多的"地下性"--他什么都拍,长篇电视剧、情景喜剧、谢晋电影、谢飞电影、张艺谋电影、乡村混混、城市痞子、嗑嗑巴巴的底层青年、浪迹纽约的大提琴手甚至民国时期的大名人。在他的各种角色中似乎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关联,然而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只要是有他出演的影视作品,就一定是能够在中国影视史上写上一大笔的。
更令人惊奇的是,以他这么大的年龄,他居然从演员跳槽到导演行当,拍出了中国唯一的青春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个颠峰至今无人能够超越,不久的将来也很难超越。而且他并没打算就此拉倒,象中国大多数电影人一样。
几年前,就传扬他在拍一部有关"鬼子来了"之后发生的故事。至今没看到这方面任何更详细的资料,但只要想一想那种情境,就让人感到姜文的想法真的是很绝很绝:一个小村子,突然来了几个鬼子兵,而且是以俘虏的身份来的,住在村民家里。如果是在今天,鬼子住在某个乡村,一定很正常了--不是来投资就是来忏悔的。可您想一想,那时抗日战争大概还没结束呢!甭说别的,就单单凭这个情境设置,就够让人对这个故事产生强大的好奇心了。当然,这个故事并不是姜文自己写的,可是发现这种东西里有很鲜活的电影动机的,是姜文。
今天,"鬼子"到戛纳风光得令人眼红,而在国内,我们还没有看到这部影片的任何一寸胶片。这种事情在中国正常得甚至已经激不起一丝一毫的愤怒了。我只能说,就凭姜文对中国电影每一步的不可或缺的功绩,就已经能够给他下结论了。从一个谢晋电影中的传统演员走到今天,戛纳评委会大奖得主,我们从中看不出中国电影体制对他的任何帮助,每一处闪光都是他自己供的电。而如果缺了他,任何一部他曾经参与过的片子都会黯然失色。
中国电影这种永恒的悲哀只能让人在黑夜里默默落泪,让我们这些搞影评的无话可说,让我发誓今后重新捡起目前看来最少依赖外界的文字,哪怕这文字牵涉到电影,而中国值得我的文字牵涉进去的好电影少得如此可怜,我也不怕了。我大胆地想,人们并不总是必须依靠已经拍峻的电影来写影评,有朝一日,我想我可以在空气中看一部根本就不曾存在的优秀中国电影来写我的影评--就象我现在将要做的:我将会凭借自己的想象力来为《鬼子来了》写一篇类似"咒语"的文章,发在你们所有人看不见的地方。
那样,这世界将会变得多么安全!电影局将会多么有成就感!

2007-09-02

侯麦在威尼斯的新片:LES AMOURS D'ASTRÉE ET DE CÉLADON

这里是预告片。很赏心悦目。
观看时,请把浏览器的“查看-编码”改为“西欧(ISO)”。

IMDB上的介绍:
In a beautiful forest, at the time of the druids, the shepherd Céladon (Andy Gillet)
and the shepherdess Astrée (Stéphanie de Crayencour) find true love. Misled by another to believe Céladon guilty of infidelity, Astrée confronts him, telling him she never wishes to see him again. Céladon, in despair, throws himself into a river. He is believed dead, but in truth is secretly saved by nymphs. Bound by his promise never to show himself to Astrée again, Céladon must overcome many tests to break the curse. Insane with love and despair, coveted by the nymphs, surrounded by rivals, he must disguise himself as a woman in hopes of seeing her again. Will he be recognized, breaking his oath? The movie is a study of tightly sown doubts, obstacles, and delicious temp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