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18

绝对的、唯一的死亡事件

我经历的死亡有限。谈论死亡不是我的长项。下面我简单谈谈。
我经历过我爷爷的死亡。那时我还很小,人们为我的爷爷忙乱着,棺材、灵幡、纸钱都正在准备,然后,出殡那天,人们大声地哭着,我却不知道怎么办,有人告诉我,你应该哭;我妈妈在哭的间隙回过头骂着孩子们,大意是,你们的爷爷死了,你们却不知道哭,等等。我对我的爷爷很陌生,似乎从来没有说过话。
我经历过我三哥的死亡。那时候,我也不知道哭,而是自作主张地去找他的“仇人”说理——我固执地认为,是前几天和我三哥打架的那个小子害死了他;我去了他家,之前我从来不去别人家里串门,那家人把我让进了屋子里,似乎很吃惊,然后,甚至招待起我来,而我却语无伦次地说到了我三哥的死,并且要他们家负责,他们家的大人说让你们家大人来,我说我就是大人……后来,不知怎么的,我和他家的那个小子打了起来。后来,我二哥来了,还狠狠地打了我。我非常委屈,觉得我们家没有人替我三哥的死说话了。他出殡的时候,我却仍然没哭。
我经历的死亡有限。亲人的死亡没能让我哭泣和悲伤,这注定了我是个冷血动物。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葬礼。那是我第一次参加葬礼。在齐齐哈尔那样的一个重视血亲的城市里,在葬礼上的人尽管可能会有那么一点点亲属关系,但互相都不认识。吃饭的时候,我坐在一群陌生人中间。死者的儿子拿起话筒,“喂喂”了两声,开始讲话。他感谢了大家,最后,代表家属,“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致以诚挚的谢意!”然后,鞠了三下躬。我很自然地鼓了两下掌。突然发现,整个餐厅只有我一个人在鼓掌,那孤零零的掌声格外不协调。我尴尬极了,差点没笑出声来。好在,没人计较。于是,吃饭、喝酒。
我父亲去世那年,我急急地赶回去。一路上想着他的一生,黯然神伤。回到家,有人赶紧往我腰上扎白布条。我说,等一等。他们以为我会有什么充满感情的举动呢。我说,我得先上个厕所。我在厕所里缓解了一下我的紧张——我的紧张是这样的:本来,我的感情可能是自然的,但是,在这样一个非常多人在场、非常讲究形式主义的场合,我无法做到该哭的时候哭,该怎样时怎样。我的心里忐忑不安。我想,我可千万要该哭的时候哭啊。过了一会儿,我和大家去了火葬场——我的父亲已经躺在了那里。令我惊讶的是,他的身体从某个地方被拖出来时,已经冰冻了。有人在旁边主持着,说着一些这个场合该说的话。我非常不适应,似乎,我的手被人生拉硬拽地往他的脸上摸了一下,我下意识地缩回了手——我的父亲的脸已经僵硬、冰冷了。我心里一片空白,我意识到,这个时候,我该哭了。可是,我如此冷血,我居然无动于衷!……整个葬礼上,包括火化前的告别仪式上,我都没有哭。我不会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哭。我不会。这个场合太过喧闹。整个葬礼,我的心里一片空白。回到家里的时候,我在卫生间里无声地流下了眼泪。我心想,我的父亲终于结束了他苦难的一生。他连天安门都没见过。
我经历的死亡有限。它们大都是一个个具体的死亡。
对于一个个具体的死亡来说,它们的意义在于活着的人,更具体地说,在于和那个具体的亡者有关系的、活着的人。他/她不再能和那个死亡的人说话、不再能看到他/她的言谈举止、悲喜哀愁,不再能和他/她吵架、欢爱、受到他/她的照顾和责骂、陪他/她喝酒、吃饭、或者,其他的事情。
死亡,制造了怀念。也只有死亡,才能制造怀念。死亡之后,这个人的生命将继续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前提是,人们必须知道这个死亡的人是谁,至少,知道他/她的名字。这就是人们仍然在谈论他们的先人的原因。那个很久之前已经死去的人,他/她的生命仍在活着的人身上延续着。
如果死亡是一大群人的死亡,那么,“死亡”便成了一种抽象的事物,它脱离了具体的个人,成为人口统计学中那个被抹去的数字。战争、灾难,制造了这样的死亡。这样的死亡,制造了悲剧。它无法制造怀念。
死亡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意味着什么?我是说,对于那个死亡的事主意味着什么?
另一方面,死亡对于28881个具体的个人意味着什么?当我看到四川卫视的女主播宁远[blog]在念着这些冰冷的数字,突然哽咽起来时,我知道,她是一个具体的个人。那些数字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这么多天接踵而来袭击着这位美丽的四川台女主持人的一个一个的具体的死亡事件。因为她的悲伤,每一个数字背后的死亡,都成为具体的死亡事件。绝对的、唯一的死亡事件。
愿亡者安息。

Light of Life

2008-05-17

回顾一下地震这几天的事情

杜仲公园-02

5月11日,星期天:天气阴冷。去刚刚建成的杜仲公园拍照。这个公园听说了很久,但一直没有找到具体位置;前几天,阳光晴好,于是我们出去找了一下,很兴奋地发现,原来公园已经基本上建好、开放了,里面的芍药花和各种野花开得正是时候;随便逛了逛,竟然发现它大得离谱,简直要把南边所有的小树林都圈进去了:59公顷。拍照的时候,天空阴沉,昨夜刚刚下过雨,芍药花都收拢起来;树木葱郁,草地里芝麻大的小野花开得有滋有味的;几个孩子在里面骑自行车、玩滑轮……我们本来今天打算把帐篷带来,在里面搭起来野餐的;那帐篷还是当年在四川甘孜洲的得荣县拍一个电视真人秀时留下来的。头一天晚上,把帐篷在客厅里打开,感慨良久。



杜仲公园-05

5月12日,星期一:中午醒来,洗漱完毕,吃了点东西,便拿着一本《阮籍评传》去了卫生间。看得很兴奋。他说:“地流其燥,天抗其湿。月东出,日西入。随以相从,解而后合。升谓之阳,降谓之阴。在地谓之理,在天谓之文。蒸谓之雨,散谓之风。炎谓之火,凝谓之冰。形谓之石,象谓之星。朔谓之朝,晦谓之冥。通谓之川,回谓之渊。平谓之土,积谓之山。”这时,突然感觉卫生间在晃动(见下文)……直到当天晚上,我仍然没有想到,这地震的规模、它所造成的灾难竟然如此之大!整个中国都为之哀鸣了。当天晚上,我明知道第二天有全天的课,可是仍然开着电视机,一直看到了早上。然后了,发了《悲情汶川》这个帖子。



杜仲公园-03

5月13日,星期二:早晨仅睡了两个小时,然后起来去学校上课。上午给05音编讲课(其实只是三个人而已)。很无聊。我想,与其给这样一群懒洋洋、不知天高地厚、脑子里空空如也的所谓“大学生”讲课,不如去四川给山区里的小学生讲课。在那里,我会给他们放电影、讲《诗经》、讲安徒生童话、讲中国的历史、讲动物、植物的名字、教他们画画、教他们学习算术、教他们要热爱大自然、教他们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不羡慕大城市、不学习普通话、更不会学习英语、学习钢琴……可是,中国这个烂教育制度以及家长们的望子成龙,最终仍然只会要求我让他们最后考上大学,不会允许我给他们讲这些东西的。想到这儿,我也只好就这么想想罢了。好在,每一个我所讲过的班级里,总会有那么几个让我感到欣慰的学生的。星期二的下午和上午,我所面对的学生简直是天壤之别。《黑暗中的舞者》。下午这帮可爱的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我很高兴。当天晚上,地震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2万……



杜仲公园-6

5月14日,星期三:上午给04广播电视编导的毕业论文答辩。看着这些大部分为了混个毕业文凭的所谓“论文”,煞有介事地“答辩”,同样是很无聊的事情,更无聊的是还要填写各种表格。这个国家的大学教育从根部都烂透了,需要一场“大地震”或许才能改变一点点。下午,开会。一些领导的人事变动。捐款。买碟。然后,再一次无聊的事情:少数民族定向研究生复试。有一个汉族学生说,她要让西藏的电视节目“现代化”起来。所谓“现代化”,就是大搞娱乐节目,选秀啦、包装拉……有一个维吾尔族学生进来,一坐下来说话,把大家都震住了:她的汉语说的简直比北京孩子还溜!问她会不会说维语,她居然很“自卑”地说,她们那地方的语言是“方言”,似乎满以说汉语为荣的,就象现在很多中国学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或法语的那种“自豪感”……晚上,死亡人数上升到1.4万以上……



杜仲公园-01

5月15日,星期四: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之后,上午睡觉,中午起来,简单准备了一下,下午给05广播电视编导上课,放CNN的地震视频。晚上,看了侯麦的新片《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他的电影里没有死亡。到下午4点,全国死亡人数达到19500余人……



杜仲公园-07

5月16日,星期五:下午的时候,接到我妈的电话,问我有没有事儿。她在哈尔滨我姐家,听说北京也地震了,还以为我很危险呢。我说没事儿。我妈经历过地震,似乎是海城那次地震,她当时在辽宁台安,应该也感受到了。胡锦涛终于露面了,替下了在四川奔波了72小时的66岁的温家宝。我看到他头发都白了。国际救援队终于被同意进入灾区了。而此时,所谓的“黄金72小时”已经用完了,下午4时,死亡人数上升到22069人……



杜仲公园-08

5月17日,星期六:半夜的时候,我洗了个澡(我已经好几天没洗澡了,好像我自己身在灾区一样),仍然睡不着觉;……凌晨,天亮了,拉开窗帘,外面是灰雾蒙蒙;而我想到那些埋在地下的人们,他们也许在此刻,永远地进入了天黑的时间……



杜仲公园-04

这几天,就象做梦一样,不真实……

2008-05-13

悲情汶川

为汶川及所有地震死难者默哀





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东邻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州市、大邑县,西接宝兴、小金县,西北和东北分别与理县、茂县相连,县域东西宽84公里,南北长105公里,总面积408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8%。县城威州镇位于县境北部岷江与杂谷脑河交会处,海拔1325米,周围有茶坪山脉、邛崃山脉等众多山体围绕,距省城成都146公里、州府马尔康246公里,国道213、317线穿城而过。

自1963年恢复建县至今,全县辖6镇8乡,总人口1117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057人;羌族人口29839人,占总人口的26.69%,是我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文字来自汶川信息港,老照片来自5.12汶川抗震救灾抢险交流论坛西羌论坛)



----------------------------------------------

各地伤亡汇总(实时更新) 最后更新时间:5月13日02时08分



四川 8533人死亡

北川县 死亡人数达到7000多人 广元 死亡52人

德阳 死亡412人 成都市 45人死亡

都江堰市 聚源镇中学死亡人数已增至50余人 资阳市 10人死亡,86人受伤

眉山市 8人死亡,逾3000人受伤 中江县 5人死亡

甘孜州 死亡5人 阿坝州 死亡56人,失踪5人,重伤67人,伤679人

内江 死亡4人 遂宁 死亡7人

重庆 死亡50人

梁平小学 死亡5人,掩埋20多人,100多人受伤

甘肃 死亡104人

陇南市 武都区50多人死亡,西合县5人死亡,徽县6人死亡,礼县1人死亡 庆阳市 华池县新增1人死亡,西峰区一学校16名学生受伤,宁县新增1人受伤

平凉市 崆峒区大秦乡新增10人受伤 天水市 武山县新增3人受伤

甘南州 2人死亡

云南

昭通 1人死亡,9人受伤

陕西 死亡61人,伤176人




至5月13日4:32,救援人员仍未能进入汶川境内……



----------------------------------------------

各地伤亡汇总(实时更新) 最后更新时间:5月13日21时08分

全国 汶川地震死亡人数超1.2万人 9404人被埋[详细]



5月13日12时,首支救援队进入汶川县城……[详细]

2008-05-12

5月12日,奇异的天象



下午2:30,卫生间里的震感

各地地震伤亡情况汇总(实时更新)

下午2:30左右,我正在卫生间里看书,看得非常投入;突然,感觉到卫生间在轻微晃动,我还以为是我蹲的时间太长了,头脑产生了幻觉;我把书放在我面前的小板凳上,想赶快起身,书竟然掉在了地板上;难道是我没放稳?我晃了晃脑袋,清醒了一下,这次,明确地感觉到了卫生间的晃动——是整体在晃动,一种令人恐惧的脚下没根的感觉。我住在14楼,今天外面的风非常大,呼啸着;我们的楼比较“俊俏”,没有珠江绿洲那样“敦实”;我担心是大风把楼吹歪了,赶紧出来,从卫生间冲到客厅的窗前,朝窗外看了看。窗外的风仍然在吹着、呼啸着。似乎通惠河水很平静,柳树虽然象水草一样波动着,但是,和隔壁的楼对比看来,我家的楼似乎没有产生那种同样的水草般的波动——开发商大概是用货真价实的钢筋水泥、而不是用柳条加泥巴盖的楼。这我就放心了一大半。
回到电脑前,打开新浪——这些年养成了习惯,一有风吹草动,赶紧打开新浪,虽然你不能相信它对西藏之类的事情有比CNN更“真实”的报道,但是象地震啦、下雨下雪拉、哪个女明星又被曝跟谁上床啦这样的娱乐新闻还是挺及时的。果然,在新浪首页有这样一条新闻: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排在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8.5%、奥运圣火厦门传递开始、大飞机公司董事长称内外资企业皆可成股东、德国媒体诬称中国警察监视喇嘛、华裔神探抗议CNN、山东梁山向在编公务人员摊派5000万建水浒城、陕西咸阳贫困村应付领导参观建遮羞墙、安徽豪华办公楼举报人死亡鉴定书遭质疑等“娱乐新闻”中间,而且,到下午3:34,已经有2862条留言,一看内容,更让我惊讶:原来,北京乃至全国在那一时刻,和我一样蹲在卫生间里的人不在少数,这些留言夹杂在诸如“顶”、“我靠,美国人早上6点28分预测到的,为什么我们到现在震完了才知道!?没有安全感啊!!!强烈建议罢免国家地震局领导!!!同意的顶!!!”、“国家白养了地震局这帮白痴?这么大的地震事先都预报不出来?”等之间:

[原帖] 新浪网友 IP:61.50.138.*(北京)
我的天哪!我刚经历了一场持续10多秒的地震现象.我在卫生间里如侧呢 突然感到头晕...然后刚提上裤子结果门都打不开了开始慌吓死我了我以为是是我 病了结果听到外面的同事喊叫 我才意识的地震了!我靠...北京的地震为什么也这么强烈了!我们28层啊要真是强烈起来那整个楼还不全倒塌了想想就流汗~!!!!!!!!!!!!!!!

更令我惊讶的是,这次地震不是只有北京才感觉到,留言表示感觉到有震感的涉及到下列地区:
河北保定、邯郸、湖北南漳、武汉、陕西西安、汉中、渭南、河南南阳、开封、驻马店、平顶山、郑州、安阳、新乡、湖南长沙、永州、内蒙古包头、兰州、重庆、四川荥经、成都、山西太原、大同、广西南宁、廣東佛山、南京、江西南昌、宁夏、上海、山东潍坊……
而波及范围这么广的地震,中国所有的新闻媒体居然一点也没有预报,更没有在事后及时提供详细的资讯。到底哪里是震中?地震级别是多少?

UPDATED:
正在我写这个的时候,刷新了一下新浪,以下是有关地震的最新消息:
四川发生7.8级地震,时间:2008年05月12日14时28分,震级:7.8级;[进入专题]
北京通州区12日下午2点35分发生3.9级地震;
浙江嘉兴上海间发生5.7级地震;
上海地震台表示没有检测到地震;

这是美国的地震网站上的数据:
Magnitude 7.5 - EASTERN SICHUAN, CHINA


UPDATED:
截止到5月12日17:00,以下网站统统打不开:中国国家地震台网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信息网四川防震减灾网北京市地震局。以下网站能够打开,但是,它们的主页的最新新闻都是些什么:
中国地震局地震地震预测研究所:·
·享受山水 放松心情(2008-04-29)
·预测所组织老科协之家会员赴救援训练基地参观学习(2008-04-28)
·地震预测研究所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圆满结束(2008-04-14)
·地震预测研究所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拟录取学生名单公示(2008-04-11)
·团结战斗的集体跳绳队(2008-04-11)
·所职代会召开二届六次会议(2008-04-11)
·我所召开中层干部会传达贯彻局会议精神部署安排工作(2008-04-11)
·拼搏中锻炼成长 实践中增长才干--来自"十五"项目一线的报道之六(2008-03-19)
·让女人更美丽--我所举办三八妇女节插花艺术讲座(2008-03-11)
·招聘公告(2008-03-05 16:29:4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党风廉政建设系列活动——研究所进行外事纪律教育(2008.05.09)
地球物理研究所开展地震应急工作研讨、培训和演练(2008.05.08)
中国地震局发展与财务司、人事教育和科技司领导来所...(2008.05.07)
发改委稽察工作组来所开展数字地震项目专项稽察工作(2008.05.06)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青年学者李振洪博士访问地球所(2008.05.05)
世界地球日鹫峰地震台科普宣传活动(2008.04.22)

在百度搜索关键词“地震信息网”,发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其下属行政级别均设有“地震信息网”,但大部分网站均打不开、或很久都没有更新了、或充斥着无聊的官僚机构人事信息、招生/招聘信息之类。而且,大部分所谓的“地震信息网”截止目前均没有对这次全国范围内的地震做出任何报道或预测。更有甚者,有些“地震信息网”的工作重点不是提供更多“地震信息”,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辟谣”,例如浙江省地震信息网在前几天的“我局青年职工开展五四青年节活动、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领导视察我局”的消息之后,最新两条消息就是这类“辟谣”:
· [注意]所谓我省嘉兴发生5.7级地震纯属误传,请广大群众不要相信 (2008-5-12)
· [注意]四川发生重大地震,所谓我省发生地震之说纯属谣言 (2008-5-12)

上海地震信息网的头条新闻是:
局召开2008年党风廉政建设大会
其他最新动态是:朱元清副局长一行赴奥足赛上海赛区办公室交流工作等等。


此前,有关地震局/台的消息大都属于冷门,而下面的几条则显得比较生猛,似乎颇能反映中国地震局/台这样的“清水衙门”在物质和情感变局异常剧烈的当代中国语境下,他们的尴尬处境:
中国地震局研究所状告开发商强拆观测台败诉国家地震局预测研究所干部雇凶杀妻被起诉修地震台为名贪污30万 北京地震局原副局长获刑

2008-05-08

我的童年村庄的地图(2)

村子里有一个角落我是从来不去的。那是最北边的几排孤零零的房子。里面住着一些不合群的家伙。其中一个是放羊倌老杨,他的小草房离西边邻居很远,房子地基很高,周围长满了蒿子、灌木和大杨树,园子里密不透风,园子的东边有一座大水坑。其实他可能年纪不大,但是整天和羊群混在一起,慢慢地失去了年龄感。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他的来历,这让我感到非常好奇。他成了我小学一篇作文的神秘主人公。我把他设想成从一个遥远的地方下放此地的原子弹研究人员,靠一身羊皮袄伪装,不让人发现他的真正身世。村子里一些年轻的媳妇们中间流传着一个有关他的变态故事:每到半夜,他都会从羊圈里挑出一只小羊羔,砍掉四只爪子,用布包好,然后和它一起睡觉。到了白天,人们发现他竟然若无其事地继续赶着羊群从我家门前经过,然后消失在村里人的视野之中;傍晚的时候,他又赶着羊群从那条路回村,在我家后面的大水泡里饮一饮他的羊群,村子里的女人们总是远远地躲着他;淘气的孩子会在这时候用土坷垃哄散他的羊群,这时候,他就会气急败坏地用手里的鞭子赶跑他们,然后,虚张声势地瞪着他们,直到羊群喝饱了,小羊羔们似乎有预感地四处乱跑,弄得他到处追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们重新赶回羊圈。
这时候,天就快黑了。村子里的路上,行人渐渐稀少。我的忧伤再次来临。离家出走的欲望再次强烈地袭击了我。可是,我又能到哪里去呢?四面八方,都是危险的人们。似乎只有南面的“南沟”最合我心意。可是,那个变态而古怪的老羊倌明天早上恰恰是到“南沟”去放他的羊群。只有晚上的时候,那里才人迹稀少。可是,村子里的所有坟墓都在“南沟”,我的死去很久的爷爷的坟墓也在那里,此外还有一些死去的孩子、无名无姓的女人、孤身一人的穷光蛋之类,草草地埋在那里。我可不想被一些没人搭理的孤魂野鬼纠缠。更何况,夏天的晚上,会有一些可疑的男女从那条路上突然走回来,一见到人,就赶紧分开在路两旁,装作互不认识;冬天的晚上,会有几个男人鬼鬼祟祟地拉着木爬犁,从那条路上回来,木爬犁上捆着几根又粗又长的木头,在雪地上东倒西歪、吱嘎作响。你分不清他们到底是人,还是鬼。很多年以来,我总是怀疑村子里多出来的一些人家,就是来自这条可疑的南山路,而村子里竟然没有人追问一下他们的来历,就和他们相处起来。在我童年的时代,村子里新盖的房子大都坐落在南边,这些新盖的房子里,大都是新来的人口。难道这不是很好的证据吗?
所以,我真的无处可逃。充其量,在晚上的时候,我会走过南边的路口,越过村子最南边的一排房子,站在离村庄不远的南山路中央,朝幽深的南方的黑暗望上一会儿,抒发一下我的亘古忧伤。每当这时候,不用回头,我便能感觉到身后村子里那温暖的黄色灯光,从各家各户的窗户里远远地照看着我的孤独。我还能听到整个村村庄细微的嘈杂声:狗的叫声、牛的哞声、马的嘶鸣、驴的干嚎、鸡鸭归巢的喧闹声、洗完衣服的泼水声、男人的骂声、女人的哭声、玻璃器皿摔在锅台上的破碎声、从西边的镇上开过来的穿过整个村庄的卡车声、收音机里传出的《岳飞传》或《杨家将》的评书声、孩子们的打闹声、奔跑声、谁家少年的口琴声、……它们给我安慰,同时也是一种拉扯的力量,试图让我回头。每当这个时候,我的乡愁便几乎要战胜了我离家出走的念头;但我知道,这乡愁来得也太容易、太早了点儿,因为,我离开村庄才不到一百米的距离和不到半个钟头的时间;我强忍着诱惑,硬是不回头;我需要更强大的力量才能让我动摇。大部分时候,这力量来自“南沟”深处那令人恐惧的未知的黑暗,只需一点风吹草动,它便能立刻加强我那没出息的乡愁,摧毁我的意志,让我赶紧往回走。而往回走的脚步,往往是很急切的,这一点我一直羞于承认。“南沟”,就这样一次一次地击败了我。我不得不对它刮目相看。
那是一条长满了柳条的沟,距离村庄有一片麦田之远。顺着两边都是麦田的土路,往南走上一里多地,就到了坡下。说是“南沟”,其实相对于村庄来说,只是地势低一些而已,下雨的时候,村子里的雨水会在路的两边冲出两条深沟,天放晴的时候,村里的“大小子”会领着一帮孩子,把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桦树皮放进这两条大水沟,然后跟着它飞快地跑下沟去;回来的时候,“大小子”往往浑身是泥,手里还抓着几根蚯蚓,被他妈痛打一顿了事。穿过这条柳条沟,再往上坡走,走过更大的一片田野,就是南山。南山的南面,仍然是南山。对我来说,南山是无限的远方,无穷的南山。冬天的时候,大雪覆盖,人们会到那里盗伐木材;春暖花开的时候,女孩子们会挎着小筐、带上小刀到南山里去挖野菜。有几次,我尾随着我姐她们也去挖野菜,那是一种叫做“婆婆丁”的味道很苦的野菜,长在春雨过后松软的土地里,土里的根茎很嫩、很白。回来的时候,我见她们的筐里都是满满的,而我的筐里却是薄薄的一层,连筐底才勉强盖住。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她们赶在我之前,早把它们挖得差不多了。回家的时候,把它们洗得干干净净,放在盘子里,再捯上一碗自家做的大酱,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四、五月份的时候,如果下过一场雨,南山的空气里会到处洋溢着野草莓的芳香(我们叫它“高粱果”)。这时,甚至村子里的大人们也抑制不住要去采摘它们了。采摘野草莓是有很多秘诀的,比如,你不能指望在阳光很强、很平坦的草丛里会有大颗的、诱人的草莓果,它们总是在阴影当中、幽深的灌木下面,拨开危险的灌木丛(里面会有各种鲜艳的虫子、个头很大的蚂蚁等等),你往往会有惊喜的发现:一颗颗饱满的、鲜红的、令人垂涎欲滴的草莓果毫无遮拦地出现在你面前,有些甚至是又白又嫩又大的,因为没有强烈的阳光照射,它们似乎保持着做梦的姿态。令人不忍碰触,以免惊醒它们。但我实在是忍受不住,干脆摘下来直接放进嘴里。所以,往往和挖野菜的结果差不多,我的筐里最后总是一些又小又少的草莓果。
南山,就这样成了我们兄弟姐妹的另一个乡愁。多年以后,当我姐姐领着男朋友回家的时候,她会带着他去南山,再次回味草莓果的芳香。这种习惯被她的弟弟们继承下来,变成了他们的一种独特的成人仪式——他们同样会领着初次回家的女朋友去到南山,“拜谒”我们的高粱果。而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南山还意味着探险、意味着神秘。这份神秘被“南沟”的坟墓所加强。而当我的三哥早亡、他的坟墓却埋在了南山一处幽深的树林当中。当我们家所有人后来都离开了村子,只有我的三哥还在那里,在南山的深处,孤独一人;他没有来得及,象我们一样,领着女朋友夸耀我们的高粱果;在他尚未体验到男女之情的时候,他自己,一个人,住在了那里。即便他发现了世界上最好的高粱果,也再无人能够分享他的惊喜。
比起我的三哥那永远的孤独,我的那点忧伤又算得了什么呢?
想到这里,我往往会打开日记本,趁着天还没有全黑,继续编造有关放羊倌的故事。和往常一样,他赶着羊群来到了南山,在一处幽深的树林里,四顾无人,便从羊皮袄里掏出纸和笔,继续演算他的原子弹的公式。
E=mc²,物质永远不灭。身体永远不灭。灵魂,永远不灭……

[待续……]

我的童年村庄的地图(1)

2008-05-07

天津:超殖民地一日游

天津,在1860年成为通商口岸。在此之前,英法联军曾经攻占了天津。此后,天津开始进入“殖民现代性”的历史。中国的教科书认为,这一进程是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而美国学者何伟亚在《英国的课业:19世纪中国的帝国主义教程》一书中则以“去疆界化”和“再疆界化”这两个术语论证出了,事实上和欧洲列强的其他殖民地一样,中国同样经过了严格的“帝国主义课业”,甚至比起单一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印度来说,这一“课业”更加严厉,无异于完全的“殖民地”化;在这一严厉的帝国主义课业之中,天津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对中国人造成巨大屈辱感的焚烧圆明园事件,就是从天津至北京的“换约”途中开始的。而在关于天津的卫生状况的《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美]罗芙芸著)中,则用“超殖民地”来形容近代中国,特别是天津这一“中国所有通商口岸中拥有外国租界最多的一个”城市。所谓“超殖民地”,按照作者的阐述,并非一个理论模型,只是用来描述“多种殖民主义分割一个城市空间时所产生的潜在内涵”。作为北京的缓冲城市,天津口岸聚集了日、法、英、德、比、俄、奥匈、意八个国家的租界,成为“展示帝国主义繁荣的橱窗”,而这一“超殖民地”的景观,在天津五大道[1]的多国建筑风格中呈现得最为充分。这里汇聚着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国各式风貌建筑230多幢,名人名宅50余座。有意味的是,除了外国人建立的天主教堂、金融机构以及私宅之外,这里保存下来的却是大量的中国商人、买办、医生、官僚、外交家及教育家的公馆、私宅,这些有权有钱有势的中国人,不完全是天津本地人,其主人涵盖了中国很多其他省份和城市。这些外省的成功人士纷纷到天津置业,似乎也可被看成是一种中国的“内部殖民”[2],而其中最多的,便是通常被称为“买办”[3]的中国商人。这印证了何伟亚的论断,“在通商口岸,中国商人常常经营得非常成功,甚至于……他们才是真正的商人,而外国商人只不过是他们的‘代理商’而已”。
中国的富贵阶层喜欢住在租界,最主要的原因是这里的公共设施、卫生环境、法律制度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比较“文明”、“现代”、“洋化”,而中国人的社区则显得拥挤、肮脏、凌乱、危险。关于租界的“文明”生活气息,甚至仍然可以从这些保存完好的西式建筑中见出一斑。我们可以想像这样一个场景:某一个月明风稀之夜,刚刚去了小白楼的平安电影院欣赏了《歌舞升平》之后的某位买办之小姐,被她的追求者——一个出身良好、性情优雅的国民党高官之子用小轿车送了回来,在爬满青藤、树木葱葱的睦南道小小地散了一会儿步之后,小姐发现,他们到了家门口。这是一幢西班牙风格的二层小洋楼,树影婆娑间,院子里仍可见灯光明灭,父亲的房间里传出留声机的歌声,那是一首西洋歌剧的插曲;仆人们已经睡熟,巡警在不远处巡逻。清风习习,月影徘徊。小姐的面庞感觉一阵燥热。刚才的电影里那些大胆的场景让她浮想联翩。这时,那位优雅的公子突然凑上前来,轻轻吻了一下她的面庞,然后非常自然地说了一声:“晚安。”便后退到小轿车前,微笑地看着她。小姐带着一丝怅惘,按响了门铃。这时,留声机的声音戛然而止,接着,传出了一声枪响……
租界的生活大抵如此。当然,结尾那一幕是不会发生的,因为,租界里的治安状况一直非常良好。租界的整洁、安全、文明生活,给中国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印象,以至仍然影响到今天的中国房地产业。而对于西方人自己来说,则可能是另外一番印象。罗素曾经写道:
租界的街道平坦,灯光明亮,房屋都是西式建筑,店铺里陈列着欧美的商品。而在租界旁边往往就是中国人住的地方,那里街道狭窄,店铺布置得喜气洋洋,空气中弥漫着中国特有的气味。穿过一道大门,眼前又冒出一道;在兴致勃勃地领略了老镇的凌乱美之后,欧洲的清洁和赴宴般的端庄毫无美感,给人一种奇怪而又爱恨交加的复杂感受。在租界里感觉安全、宽敞、卫生;而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别有风情,拥挤不堪,疾病丛生。我虽然爱中国,但这些在同一城市中的景物过渡常常让我意识到自己是欧洲人。对我来说,中国的方式并不意味着幸福。但在对贫困和疾病的原因作了必要的推断之后,我倾向于认为:中国人的生活给中国人的幸福要比英国人的生活带给英国人的幸福多得多[4]
罗素所谓“中国人的幸福”,在天津大抵可以体现为浓烈的市井生活:听相声、看电影、吃狗不理包子、喝大碗茶、放风筝、逛“皇会”、买杨柳青年画、看泥人张的绝活儿、去城南练义和拳……这一切,就在租界旁边每天发生着。外国人进驻天津之后,和其他口岸不同,市政机构(天津都统衙门)由中国人组成,并自觉地进行“帝国主义课程”的训练:城市建设、卫生系统等文明课业作为一种体现中国人“文明化”的过程在上个世纪初的天津展开,使天津成我展现我“大清王朝”能够与世界文明接轨的一方窗口。从这个意义上说,天津可以说是两种文明的角力场。西洋化的事物在天津要比在北京更加容易见到。以电影为例,据《中国天津电影史话》记载,天津不仅拥有中国第一家正式的电影院权仙电戏院(1907年,比公认的上海虹口大戏院要早一年[5]),而且,电影院的数量和规模也是非常突出的,可称“华北电影重镇”。罗明佑甚至把他的华北电影有限公司的总部设在了天津,北京仅是分理处。电影院的服务也特别好,权仙电戏院“园中上下,修饰华美,炉烘温暖,电光灿烂,非别园可比”。为方便夜场观众回家,该园“特向电车公司定下电车数辆,每夜散戏,候于园左,以送抵城之客,所费六铜子而已”。
这是“义和团”运动被剿灭后的一个重要后果:1900年,交给世界一个中西文化继续在街头展开“冷战”的独特城市。
以下是我们在五一期间,去天津短暂的一日游中所见到的五大道建筑,其中一些保存完好;而另一些,则面目可疑;有趣的是,很多建筑里仍旧住着当地居民,而院墙上则贴着政府的保护标志,有“一般保护”和“重点保护”,而“一般保护”的,有些很有味道。



徐树强旧宅一般保护张学良旧宅未考证方先之旧宅未考证




---------------------------------

[1]坐落在天津市和平区成都道以南,马场道以北,西康路以东与南京路交口以西长方形地区内的成都道、重庆道、常德道、大理道、睦南道、马场道地区,共有22条马路,总长度为17公里,总面积1.28平方公里。拥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成的英、法、意、德、西班牙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花园式房屋2000多所,占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总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其中风貌建筑和名人名居有300余处,被公认为天津市独具特色的万国建筑博览会,又被称为五大道地区。参见:百度百科-天津五大道
[2]前不久,我在《闯关东》这部电视剧中同样看到一些主人公们以到天津置业为潮流。
[3]买办亦称“康白度”(葡comprador)。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原指欧洲人在印度雇用的当地管家。在我国,指外国资本家在旧中国设立的商行、公司、银行等所雇用的中国经理。“买办”一词,明代专指对宫廷供应用品的商人;清初专指为居住广东商馆(见“十三行①”)的外商服务的中国*公行的采买人或管事人。鸦片战争后,废止公行制度,外商乃选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沿称买办。其性质既是外商的雇员,也是独立商人。嗣后,外商为了减少买办的中间佣金,逐渐采取与中国人直接交易的方法,买办遂转化为单纯的外商雇员,称“华经理”或“中国经理”。(《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有关中国近代“买办阶层”的论述,参见:
1、鸦片战争前的买办和近代买办阶级的产生
[4]罗素:《中国问题》,学林出版社,1996,57页。
[5]关于中国最早的电影院是哪一家,至此有三种说法:1、上海:1908年12月22日葡萄牙人雷玛斯创办的虹口活动影戏园;2、天津:1907年1月8日美国平安商人开设的权仙电戏园;3、哈尔滨:1900年由俄籍犹太人在道里中央大街创办的皆克斯坦影院(又名大陆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