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4

中国式的“商业观众”

如今人们在谈论所谓国产“商业大片”时,似乎不再拥有道德优势了。如果有谁还胆敢针对它们提出社会的或艺术的要求,那么,很可能会被批为“迂腐过时”或“自以为是”。人们能够谈论的只有一个:就是“故事”讲的怎么样,“桥段”设计得怎么样,有没有所谓“硬伤”。而一部“商业大片”如果想获得观众的认可,“诚意”是最重要的;这个“诚意”恰恰表现在,它不想负载太多社会的或艺术的东西,而是全力以赴地取悦观众;换句话,我花了这么多钱,目的可不是为了让那些知识分子从中解读出什么社会、历史、政治、道德或美学意义出来,我只想让观众觉得“好看”,其他的,都可以忽略不计。而观众觉得“好看”的最主要标志,就是他们给我的影片贡献了巨大的“票房”。而如果这部影片获得了巨大的票房,甚至连“故事”讲得怎么样,“桥段”设计得怎么样,有没有所谓的“硬伤”都不是那么重要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一部“商业大片”的成功标准,就是票房。只有票房。套用电影局某官员的话说,“市场就是最大的政治”。
这似乎没什么不对。你卖东西卖成功了,大赚其钱,不就完了?至于人家卖的是什么,怎么卖的,这都是过程,没有谁会真正在乎的。但是,但可是,可但是……你卖的是什么,怎么卖的,真的不重要吗?
在以前(确切地说,是在《英雄》以前),当观众表达希望电影中除了“好看”之外尚需有“社会的”或“艺术的”考虑时,他们是理直气壮的。理直气壮的原因是:好莱坞也没光想着赚钱啊,你看《泰坦尼克》,除了“好看”之外,人性的美好满船都是;《拯救大兵瑞恩》,除了战场上的惊心动魄之外,还给人以“思考”(为什么这么多人要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救一个人?)。等等。但是《英雄》之后,这一切都变了。它以铺天盖地的宣传声势以及最终的盆满钵满深刻而不可逆转地“教育”了中国观众:一部“商业大片”的唯一道德就是“钱”——首先,你需要让观众觉得,你为了取悦他们,真的花了那么多“钱”,这具体表现在你用了多少华语一线明星、花了多少“钱”制作的CG、大场面是否货真价实、乃至作曲/服装等等是否是“一流”的等等;其次,你需要让观众觉得,这部电影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从观众那里“赚钱”,而不是去教育观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部电影已经尽可能地去除了一切意识形态、历史文化、作者意识和道德教诲,它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取悦观众上,没有夹杂任何“私货”;第三,你需要让观众觉得,这部电影会让你看得很“值”,中国观众是不好哄弄的,他们是最会讨价还价的。为了达到此目的,制片和发行公司有必要施展高超的“营销”手段(比如派发红包给娱记和影评人、展开政府攻关独揽档期等等),要让观众感受到,电视上有影儿,广播里有声儿,报纸杂志上有字儿……以至最后,去电影院花“钱”看这部电影成了观众近期内必须做的一件事儿,是观众必须具有的道德——人家多有“诚意”啊!作为观众,我们责无旁贷地必须花这个“钱”了。
于是,他们花了这笔“钱”。
但是接下来,情况开始发生变化。走出电影院,观众开始骂了。大量观众开始骂了。全国观众开始骂了。
如果他们是去吃了一顿饭被宰了,他们不会这么在乎,因为可以把老板叫出来说理,最终有可能不付饭钱;但是,看了这部颇有“诚意”的商业大片之后,他们觉得亏了;更严重的是,他们觉得亏了,却没地方可以退钱;更更严重的是,他们自己也深知,既然你“看”了人家的电影,你就等于“消费”过了,根本没道理要求人家给你退钱。更何况,你得承认,这部电影人家花了那么多钱,并没有偷工减料。面对这样富有“诚意”的商业大片,观众被从四面八方赌住了嘴。你不能批评它不够富有社会意义(它不是来教育你的,这不是挺好?);不能批评它没有关注你的私人情感(这是历史大片,表现的是“皇家情感”,这不正是你想看的?);不能批评它不够诚意(它花了那么多钱,把一帮大明星拉拢在一起给你演戏,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总之,不能批评它(因为张艺谋说了,他根本就不看这些批评)……
各种情况表明,你只有到网上发泄一下这种连你也说不太清楚的“不满”,否则太憋闷了;到了网上才知道,原来觉得亏的不只你一个,大家都觉得亏了;于是,开骂。……
问题出在哪里?
有人以为是出在“讲故事”上。观众花钱,消费的不仅是大场面和大明星、大CG,更重要的是要让观众看到一个“好故事”,或者说,让观众看到一个“好故事”是如何被“很好地”讲述出来的。于是,这么多年来,很多导演和制片人都声称,他们的电影有一个很好看的故事;为了让故事更好看,他们花了多少钱、请了多少编剧“打造”这个故事。国产商业大片往往都豢养着一群“编剧班子”,就像生产车间一样,把“故事”在车床上“打造”来“打造”去的……这个“打造”过程中的任务包括:去除多余的负载(政治的、历史的、道德的、文化的)、加固“桥段”、铺排场面、设计台词等等。他们声称,这道“故事”工序符合好莱坞的行业流程,言外之意就是,我是按照“外资”标准来讲故事的;我是在讲一个“全球化”的故事;我的故事具有“普适性”;我已经为了“打造”这个故事进行了长达三年、九易其稿的艰苦锤炼。现在,这个故事我保证肯定“好看”!制片人兴奋地对媒体说,同时不忘加上一句,“请恕我不能透露更多剧情。”
《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故事在最早的时候叫做《秋天的回忆》,这是我偶然在网上看到的消息,后来,再也没有人提起这个名字,因为张伟平这个原来卖房子的粗汉子矢口否认,“这是谣传!我们的电影怎么会叫这个名字呢?”言外之意,这个名字不够霸气、不够“大片”。于是遭到“辟谣”;但我曾经对这部电影叫做“秋天的回忆”的电影的叙事充满期待,这应该是一部中国少有的“倒叙”式的历史片,一个皇后(或皇帝)在老年的时候,坐在长满青苔的宫中,回忆她/他的疯狂而血腥的往事……
《赤壁》在我最开始听说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不是《三国演义》,而是《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可以这样来讲:诸葛亮晚年的时候,在成都某乡下的平原陪着“阿斗”玩木牛流马(甚至玩他刚刚发明的“孔明灯”),看着这个被先主托孤给他的扶不起来的阿斗,老诸不禁回忆起他年轻时乘着一叶扁舟沿长江而下,到东吴说服周瑜打一场后来被叫做“赤壁之战”的神奇的往事……
但这仅仅是我认为的“好故事”。我知道我不够“公共”,所以排除了他们给我这个单独的个人讲述这样的故事的可能性。我考虑的是,这些“故事车间”的行业标准是什么?我猜测(也不仅仅是猜测,因为有太多的商业大片的故事文本都惊人地相似),他们仍然是遵循“钱”的逻辑:
首先,这个故事应尽量简单,这样才能老少咸宜、童叟无欺。你不能在这个旨在吸引最广泛观众的商业大片里制造任何一个智力挑战(绝不能像姜文那样自负,或者说,没有对投资人的道德义务)。
其次,故事中的所有逻辑都应该不违背当代人的常识,即使你拍的是一个古装片。这样,当代观众才能觉得你的故事“合情合理”。观众不是来看你的“人类学电影”的,而是来享受的。
第三,一定不要违背主流大众的价值观。什么是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就是人情,以及人情的不可靠。不要以为观众会认同你的古代情感和价值观,或者是西化情感和价值观;他们并非空着手走入电影院的,他们脑袋满满的,没心思听你讲解中国古代文化。
第四,什么故事最好看?杀人。在一部花了这么多钱的商业大片里,你不能玩那种特别小的题材(比如像一个小学生为了一本作业本而翻山越岭去找他的朋友家的故事,在中国谁会有耐心看呢?),也不能玩特别偏的题材。
第五,第六,第七……
我没有耐心总结它们的故事准则。但我深知,每一个故事桥段的背后,其决定力量都是“钱”。
商业大片的这种“打造”故事的车间工序,实际上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无论有多少个版本,最终它总是本能地选择那个最坏的版本,或者说,最弱智的版本。这个版本的叙事一般具有这样的特点:平铺直叙、全知视角、人物正常、台词直白、场面宏大、因果关系脆弱、桥段雷同、主题安全……或者说,没有倒叙和回忆、没有内心独白、没有心理描写(意识流等等)、没有拐弯抹角的台词、没有复杂的人物、没有争议的主题……
最终,你所看到这些商业大片,都在讲述同一个故事:就是当代生意人如何在商场上尔虞我诈、兄弟反目、友情破裂、与权力合谋、胜者为王……最终,你所看到的商业大片,其实就是它们自己如何赚钱的故事。而普通观众那点普通的、正常的情感,是永远也无法在商业大片里得到任何一丁点儿的释放和安慰的。
“钱”没什么不好。但是,靠电影赚钱和直接把赚钱的欲望转化成故事不是一码事儿。从有电影以来,尽管有的时期人们看电影的欲望是因为“时髦”和“好奇”,别人去看,我也要去看;但电影之所以成为一种产业,最终仍决定于私人的需要(特别是在有多部电影可以选择的时候)。然而,中国的商业大片力量如此强大,成功地扭曲了人们看电影的最本初的欲望。看某一部电影之前,人们思虑太多,害怕“亏”,害怕被骗;而中国大片针对这种心理,越来越加码:杀人越来越多,价值观越来越空洞,故事越来越简单,明星越来越多,投资越来越大,整部电影越来越取悦大多数观众……可是,越是这样,这部电影就越离个体观众的私人情感越远,观众就越是可能超越自身经验,突显自己的“骂评”欲望。最终,看电影的快感变成了吹毛求疵的快感。观众变成了“商业观众”。
中国商业大片的原罪在于:故事双方(制片单位和观众)都太过清醒于“钱”的算计,电影被置换成了赚钱工程,观众变成了“商业观众”。就好像能从看电影中牟利似的。谁都知道,买了房子之后,是很难退货的,又很难十全十美的。可是观众又从被迫到主动地认可了这种逻辑:电影就是这个样子的,跟买房子差不多,很冒风险。多年来,我们看电影看得如此神志清醒,以至看到一部非常满意的电影时(例如《功夫熊猫》),就开始分析人家是怎样运用各种“商业元素”和“东方元素”、又是怎样老少咸宜、单纯而明快的一赚我们中国人的钱的。就像评论一处楼盘,虽然是买来自己住,但看到网上说这个小区的二手房已经看涨,仿佛自己赚了一样。
无非是“钱“而已。
电影到了这份儿上,还看个什么劲?做观众做到这份儿上,还骂骂咧咧什么呢?这不正是你们双方多年努力的结果吗?从八十年代你们双方就开始叫嚷,要“好看”,要“商业”。今天,不仅产生了中国式的“商业大片”,更产生了中国式的“商业观众”。谁也怨不得谁。彼此需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