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20

交叉小径中的戴笠

好像他只是个名字而已,可能实际上并不存在。
——雅德类:《中国的暗室》,第5页


他是“中国最令人惧怕的人”、一个“隐面人”、“老板”、“砍手”、“中国的希姆莱”; 他“无所不在”、“刀枪不入”、“自负为孙悟空”、“甚至能在别人面前成功地隐藏自己”;他是一个“聪明而含蓄的人”、“严格的儒家理想的执行者”;他是“总司令的犬马”、“意志坚定的母亲”的孝子、又是大影星胡蝶的秘密情人、青帮头目杜月笙的政治靠山;战争期间,他是全国走私网的实际控制者、美国海军和中情局的中国伙伴、日本军队夜幕下的毫不手软的敌人;对于在台湾的一些国民党人来说,“他一直是个英雄人物……把中国从最凶恶的敌人(日本)那里拯救过来”;而对于大陆的共产党人以及当时的左派和自由知识分子来说,“他完全是一个邪恶的象征、魔鬼的化身”,是包括对杨杏佛、吉鸿昌、史量才等一系列臭名昭著的暗杀活动的幕后策划者和组织者……最后,对于本书的作者魏裴德来说,描述这位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间谍大师”、“幽灵”、“多面人戴笠”,无异于“在一房之遥看一条眼镜蛇”,需要“理解和抵制那蛇眼的迷惑力”。
这种“诱惑力”,换一种说法,就是将所面对的历史人物“妖魔化”、“传奇化”。特别是对于象戴笠这样复杂的人物来说,如何克服自己的距离/立场/眼光/理性等等的“眩晕”,把“眼镜蛇还给眼镜蛇”,这是对历史学家的美德、胆识和学识的考验。
魏裴德没有在戴笠这一复杂的人物面前“眩晕”。尽管引用了上述多种评鉴用语,以及大量资料的支撑,他仍然小心翼翼地避免给他的人物下一个“他到底是坏人还是好人”的情节剧式的结论。恰恰相反,他搁置、延宕了对这一人物多重性的争辩,转而从最具有共识的地方入手,试图给我们勾勒一个真实的戴笠。但这并不容易。由于戴笠很少公开露面,更很少被人拍照,人们甚至在他的肤色、长相等问题上也存在“争议”:“从一方面看,二战中没有一个人的形象比他更黑;而从另一方面去看,又没有人比他更白”。他的名字,“雨农”,一个优雅的名字,无论如何也无法和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秘密警察联系在一起;翻开为数不多的戴笠传记或谈话录,包括他的前部下沈醉等人的回忆录,对待同一件事,人们众说纷纭甚至矛盾重重;更不用说,很多他的手下,到死都没有见面给他下命令的那位“老板”……
最终,魏裴德在这一迷宫中成功地找到了一条突围的“路径”,那就是戴笠和各个组织、机构、集团、乃至国家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
A、通过戴笠和黄埔军校、“十人团”、“力行社”、“复兴社”、“蓝衣社”、中统、军统、警察学校等官方/半官方/非官方的组织机构的关系的描述,作者呈现了戴笠一步步进入这一“秘密世界”的权力中心的传奇经历。这是本书的核心部分,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其中关于“绑架、刺杀“等的细节描写,不亚于一部真正的间谍小说。
B、通过和上海青帮头目杜月笙等人来往的描述,作者建构了戴笠成为第二个“秘密世界”——地下走私网络的实际控制者的经历。这一地下走私网络,是战时特工组织得以正常运作的主要经济来源,由此,戴笠并非总是靠政府的拨款也能“为校长服务”。这一领域也牵涉到日本人的非法贸易。
C、通过和雅德类、梅乐斯等人合作的描述,作者理顺了“中美合作所”的建立和运作机制。这一世界是诸如密码破译、特工培训等枯燥的业务领域,“对雅德类来说,时光仿佛停滞不前”,“他每天要在密码上花上几个小时”;另一方面,美国海军少将梅乐斯则对戴笠个人、以及他对权术的有效掌控印象深刻:“他(戴笠)在确保自己对其最高控制权的同时,又使梅乐斯以为具有领导权”。
D、最后,是戴笠的私生活。尽管不是作者的重点,但书中时时透露出令人惊讶的描写,例如,戴笠时常与他手下的某个女特务“有纠葛”、戴笠曾经对日本女间谍川岛芳子“产生过兴趣”、在他坠机之前,“曾经急于想回上海,看看情人胡蝶的离婚证书是否已经报送到法院,好跟这位影星结婚”……
除此之外,作者保留了戴笠这一人物的全部神秘性(例如在他的死亡问题上)。由此,魏裴德交给读者一个具有中国政治/文化特色的神秘人物,一个“交叉小径的花园”中的戴笠,一个只能出现在博尔赫斯笔下的中国间谍——以及他所赖以存在其间的中国政治运作的全部神秘性。


《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美]魏裴德 著 梁禾 译
凤凰出版集团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7年12月第一版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